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华夏时报
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
10月12日,财政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财税改革的表态,使得央地关系改革再次引发关注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,其中一条,就是要求建立权责清晰、财力协调、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。
“在财税改革中,央地财政关系的改革实际上是其中的核心。因为央地财政关系在整个财税体制当中处于枢纽地位,对预算制度改革、税收制度改革都有牵引性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,不应拆分开来,必须有机联动、整体设计、协调实施,才能收到好的效果,达到预期的改革目标。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CMF论坛上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蓝佛安也表示,在整个改革的实施过程中,财政部将注重把握好政府与市场、中央与地方、效率与公平、全局与局部、长远与当前等重大关系,努力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,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。
提高中央支出比例
央地财政关系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重点突出内容,在财税体制改革当中分三部分,分别是预算、税收以及央地财政关系,其中,央地财政关系是核心。
“目前,央地财政关系仍需进一步改善,比如地方的财政支出大于全国的财政收入;中央的本级收入全部转移给了地方还不够;地方的债务大于中央的债务。”刘尚希表示。
他进一步举例,地方财政支出大于全国财政收入,即全国的财政收入全部给了地方仍有缺口,从2023年数据来看,差额约2万亿元;同时,中央转移支付10多万亿元规模也超出了中央本级收入,差额约2000亿元,中央完全靠扩大赤字和举债过日子,这意味着加大财力下沉减轻地方财政困难,以及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规模,都有待改善。
对此,毛振华表示,央地财政关系的背后实际上是跟事权相匹配的,地方政府运转离不开财政支持。但从现在情况来看,由于中央的收支比重比较高,不少省份都依赖转移支付。
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也表示,当前地方财政现状是:不给转移支付,地方财政就困难,“三保”就保不了,公共服务提供不了;但给转移支付,规模过大又不可持续,在分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效率损失。
“在中央决策、地方执行这样一种治理机制下,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,中央做出决策,主要靠地方去实施,‘上面点菜下面买单’的机制特点就越来越明显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导致了现在央地财政关系内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大,这是根本问题。”刘尚希表示。
对此,毛振华建议,应构建一个更好的一般性地方财政收支体系。收入方面,有些税种,比如消费税,除了烟酒等特殊行业以外,应调整到下游征收,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税收来源;支出方面,应扩大中央支出比例。
“应扩大中央直接支出的比例,降低地方支出,地方支出里增收节支,合理支出,稳定收入来源。”毛振华表示。
刘尚希则建议,应按照三中全会《决定》,提高中央支出比例,将事权、支出责任上移,这会大大减少“上面点菜、下面买单”的情况,地方事权、支出责任可预期性就可以有所提高,“小马拉大车”的情况也会极大地降低。
需要顶层设计
值得注意的是,政府的收入来源除了税收之外,也有很大比例来自于政府的债务。毛振华表示,要警惕地方政府债务被挪用为预算内体系开支,比如基本的政府预算开支透过债务的形式进入到一般的预算体系。
对此,毛振华建议,要在存量上逐步消化存量,把地方政府债务,包括隐性债务、一部分城投债务都转化为政府债务,中央政府债务也如此,用中央政府的信用来支付,这样利息较低,可以做一些消化处理。
在他看来,地方政府包括城投债务里一些非营利性资产,比如修的公路、桥梁、隧道都在资产负债表里,这些首先第一批就置换出来,由中央政府债务来承担。
“现在中央支出比例不到14%,显然太低了,至少要提高到30%—40%这样一个目标。如果在2029年能提高到40%,央地财政关系内在确定性就可以大大提高,当前面临的很多问题无形中就能化解。”刘尚希表示。
“从现状来看,省以下财政确实具有多样性,有些地方比较重视省级财政调控能力,有些地方比较重视地方的激励,省级调控能力相对比较弱。包括收入划分方式有些地方并未做到统一规范,不同市不一样,有些地方还依赖于线下的上缴。因此,增强省级调控能力,掌握更多收入、直接承担更多支出至关重要。”罗志恒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。
刘尚希则表示,要充分考虑到各级政府的能力,各级政府在应对风险能力方面要考虑各自的边界上限。应当遵循风险分配的原则,原则上谁能有效对冲什么样的风险,这件事就交给哪一级去干。
“提高中央本级支出责任不是简单改变一下,实际上涉及到中央各个部门的职责、权利,非常复杂,这样一项改革显然不是通过财政部门的协调可以推动的,需要中央层面,类似于1990年分税制改革一样,由中央领导牵头负责这项改革,改革的实施才比较顺畅。”刘尚希表示。
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
发表评论